我本科NUDT,专业机械工程,大学成绩排名一直倒数第五以后,大四考本校本院本专业的研究生,倒数第一进复试被刷,工作三年后辞职又考研。16年五月开始复习,英语一篇阅读能错四个,数学基本连数学符号都忘了,专业课的感觉像看天书。当时目标不明确,第一个月想考安泰,之后到10月复旦和五道口的书同时看,最终报名北大经院,最后专业课没及格。二战选择北大数院,完全是因为看到专业课最高分148,觉得难度肯定很小,17年6月开始复习,最终成绩是政治62,英语一68,数学三143,金融综合98,能考上纯属运气好,复试线较上年降45分,复试成绩也倒数,最后幸运的没被刷。
本来一直不想写经验贴,因为考的实在太水了,写出来怕贻笑大方,但我的经验或许对那些经历和我类似,再出发除了考研没太多选择的人有用。首先是收集资料,这个可以从考研群、论坛里找,我在考研群里认识了很多研友,给了我很多帮助,包括复习资料和报考专业的一些宝贵信息,考研拼的不只是学习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很重要,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报考专业。其次是院校选择,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选报考院校一定得对自身实力和院校录取情况有个清晰认识。最后是复习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定每门课的目标,分配复习时间。
政治我一直没重视,这科随便看一个月也能60多分,但考70以上就得花很大精力去学了。我用的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讲精练,还有模拟卷押题卷,10月开始看政治,只是看其它科目累了插空看一下,把这些内容看了一遍,最后半个月背押题卷的考点,想政治考高分的,就不能像我一样了。
英语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升很快,和其他人花很大精力去背单词书、翻译真题全文的复习方法不一样,,我刷了大量阅读理解题,顺带把习题解答上列的生词记了,翻译上面的长难句。复习资料用的张剑150篇,包括基础篇和提高篇,完形填空、新题型、模拟卷也用他的书,另外就是真题,其它书不推荐,我京东能买的练习题都买了做过,质量不是很好。我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复习策略是保证选择题60分至少拿55分,翻译和作文拿平均分就行,因此作文我没花很多时间背范文或写,只自己做了个模版,考场上灵活发挥。事实证明我这方法是有效的,英语二我78分,选择题丢分2.5,英语一选择题48分,错一个阅读题,段落排序没写对。这里顺带说一下我做阅读的方法,先快速看一遍原文,然后把每个题在原文中相关的内容划出来,尽量精确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内容,最后就可以分析判断找出正确选项了,这样做很省力,也能避免失误,方便检查。只要划内容和理解辨析两个环节都不出问题,阅读就不会错。
数学我用的复习全书,以及张宇1000题,还有他的模拟卷。数学全书只看了一遍,用时一个月,把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常用解题方法做了个备忘笔记,剩下的时间都在刷题。看完全书后,我把内容分块,逐个内容刷题,完成这阶段后就开始做模拟卷和真题,查缺补漏、综合理解。个人认为,数学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也就是各种定义、定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复习时最注意力应该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解题技巧和方法在做题时可以顺带学,甚至可以脱离书本上的方法。考研数学出的都是很基础的题,只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很轻松的答出所有题目。
专业课学的很失败,考经院的时候,看到发经验贴的大神说没看计量经济学还考了高分,轻松考上,我就没认真学这课程,考场上计量50多分全靠编。转而考数院,专业课考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数学,听好几个学长说把参考书翻个五六遍,不会的习题加起来只有个位数就行了。我复习时以参考书为主,其它书看的很少,虽然还看了随机过程、傅立叶分析之类的,但最大的问题是题库太小,只做了课后习题和一些清北本科习题。拿到试卷我都怀疑走错了考场,看到题差不多已经崩溃,强忍着写完能写的,还剩50多分完全不会,其中40分统计题,十几分的概率题,只能瞎掰。这时候我才知道,不能只看课本,还得把主流院校概率统计的习题找来练一遍。
另外,复习的具体时间安排金融数学考研大学,我觉得这个可以灵活掌握,不需要定,各种攀比进度,保证复习质量就行。复习的全过程中,定期给自己做测试,这个很有必要,可以知道自己的复习状况。
关于复试:只有面试,总共20分钟,3分钟英语介绍,5分钟专业介绍(与金融相关的能力、项目、论文、知识储备),后面的时间抽题,桌子上有个盒子,题目分四类,概率统计、证券投资、精算、衍生品,抽到不会的可以换,抽两个大内容的题,不会直接说。复试老师6个,整个系的老师都在,主要是系主任问,其他老师要么怼,要么插空问几句,初试第一因为本科论文和金融相关,老师一直问论文,没抽题,还超了10分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中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其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