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GPA3.8+、+
立志一定要被MIT和哥大金工录取的X同学
提早规划,稳扎稳打
各项条件完美匹配
哥大金数真的拿下了!
明德战绩速报!
X同学
本科学校:美本
本科专业:数学(辅修计算机科学)
三维成绩:GPA:3.8+,GRE:335+
申请老师:Wan
:Shan(NYU)
申请阶段就像升级游戏,
这几项是必备
01
Vol.1
毫无规划,投递申请只会打水漂
X同学就读于美国T30的院校,本科专业为数学。他的申研目标非常明确: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项目的美国顶级名校。
在申请规划阶段,X同学也一直以MIT和哥大的金工/金数为最终选择目标。
从最知名、权威的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排名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哥大的金工/金数项目位列TOP5和TOP6,MIT同样也同样高居TOP9。
X同学和家长都知道,热门院校、热门项目的申请非常激烈,所以没有非常优秀的背景条件以及专业的指导,就算投递了也是打水漂。
所以X同学早早就找到了明德立人。在长线规划之路上金融数学考研大学,按照导师每个阶段的安排,就像“升级打怪”一般,一级一级向前推进。
与明德正式签约后,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在确认了X同学的专业和目标院校的类型后,匹配到了同专业的美国名校指导老师。
导师将X同学每个学期的安排具体到各个模板,让X同学按照阶段目标,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Vol.2
专业课与先修课两不误, 才是大赢家!
X同学本科是数学专业,第一阶段的GPA在3.7左右,对于申请这么热门的项目和院校来说,总GPA争取到3.8+,专业课的GPA维持在3.9+才会是比较有利的分数。
同时标化备考也得提前码到日程表上。
导师提前调研了解到,院校申请如果有、、SPSS等工具使用的项目经历,会成为申请者的加分项。
所以当暑假别人都在度假时,X同学已经悄悄开启了网课之路。
开学后,X同学在导师的安排下, 除了参加有意义的竞赛活动、保持优秀的必修课成绩外,还紧锣密鼓增加了统计、计算机等相关先修课程的学习安排。
因为研究生申请阶段,更看重专业素养,所以申请者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基础微分方程、统计和概率以及至少一个编程语言,在录取环节肯定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目标清晰,规划明确,X同学在硬件能力的提升方面尽善尽美,因其出色的专业课表现,也如愿得到了专业课优秀教授的推荐信。
Vol.3
软硬兼施,哥大你给我等着!
顶级名校热门专业的申请,仅仅硬件条件合格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软性条件也是标配!
导师运用身边的资源为X同学规划了国泰君安、方正的线下长期实习,将中信建投的远程实习作为辅助经历。
这三段高质量的实习,让X同学对实际生活中的金融领域有了深刻的认知。
同时导师建议X同学争取拿到校内高质量科研项目的机会。项目期间积极了解该领域背景知识以及前沿动态,并做好项目记录,为后期文书的挖掘储备真实材料。
最终纽约大学校内科研项目为他名校热门项目成功申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就这样打怪升级成功,一个专业又鲜活的优秀申请者形象已经满足,哥大金数你给我等着!
前景与“钱景”双全:
哥大金融数学项目
02
Vol.1
顶级哥大商学院课程长啥样?
X同学录取的哥大金数项目开设在名扬天下的哥大商学院下,它凭借金融专业成为四大顶级商学院之一。
哥大的金融数学项目是以数学为基础,融合了商科的内容,是STEM项目,由数学系和统计系强强联合打造,集合了数学、统计、随机过程、数值方法和金融应用程序等多个领域的优势。
学生需要修满30学分,包括六门必修课程(每门3分)和12分批准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可以包括4门经批准的选修课程,每门3分,或任意数量的经批准的选修课程,总分至少为12分。
核心课程主要由金融理论课、数学课和统计类课程组成。
选修课包括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系、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IEOR)、商学院研究生院(GSB)和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的课程,选择的课程必须与攻读MAFN学位相关。
(选修课示例)
Vol.2
来了商学院,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就业!
强大的校园招聘网及校友资源,让哥大的毕业生不愁就业,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次研讨会,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人士的从业经验,也会提供就业服务,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根据官网2020年的就业报告显示,哥大商学院毕业生3个月内拿到工作的就业率为90%,平均起薪$70,000到$375,000。
雇主不乏高盛( )、摩根士丹利( )、花旗集团()、摩根大通(J.P. )、美银美林(Bank of )、瑞银(UBS)、瑞士信贷()、巴克莱资本( )、德勤咨询( )、安永( & )、法国兴业银行(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等各种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
小德想说:
1、名校热门项目申请一定要稳扎稳打,找到专业人士提早安排,才能各方面都能兼顾,减少走弯路的概率。
2、最终录取没确定之前,各个环节都要照顾到。每个院校考察的侧重点差异比较大,除了常规环节的准备,还需要提前了解院校往年录取特点,对症下药,才能一步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中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其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